政府采購不能聯姻腐敗
2018年04月27日 09:37 來源:西部經濟網 【打印】
據《華商報》報道,近期,陜西省食藥監局有一項縣級食品快速檢驗車配備建設項目公開招標,十幾家企業按招標文件積極準備。可4月8日現場開標時,在現場勘察車輛設備設施這一環節,專家組僅看了兩家就結束了。作為檢測車輛重要性能的打分項目之一,實地勘察連車門都沒打開怎么打分呢?目前,多家企業已向招標公司及省食藥監局發了質疑函。(4月18日搜狐網)
政府采購規模巨大,高度集中,2015年我國就已突破2萬億,這就決定了運行中一旦“腐敗”,將以集中的形式出現,危害的是人民利益,“掏空”國家財政。
如何杜絕采購領域的不正之風,世界各國都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,都煞費苦心,中國而言執行新的《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》不失為一劑良藥。
政府采購領域中腐敗現象之所以嚴重滋生,源于行政權力過大、過濫、缺乏有效約束,采購程序接單粗暴,政府與廠家直接“勾對”,采購完全超越市場運作。“審批關”、“招投標關”、“公告關”,三大關口形式化,有甚者提前透露標底,商人合伙“圍標”、“陪標”等亂象不斷出現,一切的法律、監管都讓位于“人情關系”,政府采購領域問題嚴重,我們必須強化法律框制,新的《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》頒布,對此領域建立完善的法規,意義重大。
“執行”是一切法的靈魂,沒有執行的法規,是一堆廢紙。政府采購領域,我們必須有執行法的意識、執行法的行動,對采購各環節依法而行。同時,引入強有力的第三方監督機構,委托采購和自行采購是政府的采購途徑,我們的第三方管理機構,由于身份的原因,是很難觸及到政府采購的高層“決議”,那么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在市場采購階段,以“物美價廉”為基礎,做足“細工”,引入多方對比和行業內大數據平臺,對需要采購的標的作一份詳細市場報告,以上級行政問詢的形式,要求采購級政府,對他們的采購,給出解釋,若解釋牽強,方可啟動問責程序。這樣可以大大的縮小,操作階段“灰色交易”空間,避免“天價采購”、“質次價高”的鬧劇發生,讓所謂的“公仆”們望而卻步吧。
大宗的政府采購我們必須遵循每個法律流程,絕不馬虎。然而有很多的基層行政單位,在采購上,屢屢遭遇難題,如:辦公室電腦老舊,需要采購3臺,這時啟動那套繁雜的采購程序,現實嗎?這是需要法的研制者們,針對一些現實、棘手問題,繼續求索完善。
政府采購是國家行為,強化前期的法律流程階段無可厚非,然而市場交易,卻是具體操作階段,“到哪個山頭唱哪支歌”,進入市場后的政府采購,以體制內部的那套規則,醞釀的只是“行政腐敗”,我們必須遵守市場經濟和市場交易次序,以“自愿、平等、公平、誠實信用”為原則,不搞特殊化,弱化政府看不見的手,任憑市場自由選擇,遵從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,才能浪淘金顯。 (文/鄧彬)
相關文章
- [千龍網評] 政府購買服務如何避免腐敗?2014-07-22
- 化險咨詢稱南非企業面臨較大的腐敗風險2015-10-14